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一本由卫生部主管的高级医学学术刊物,以报道肿瘤临床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新动态、新进展为主。读者对象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出版部门: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5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41/R
邮发代号: 38-7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0-8578
- 国内刊号:42-12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胃腺癌nm23、Bcl-2、PCNA表达与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腺癌浸润转移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及癌浸润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胃腺癌中nm23、Bcl-2、PCNA的表达.结果(1)nm23与分化程度、Bcl-2与浸润深度、PCNA与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三者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2)PCNA表达与nm23表达呈负相关,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nm23能抑制胃腺癌的转移且与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汪必成;熊永炎;林宜先 刊期: 2000- 01
-
胃癌中CD44V6与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分析胃癌研究中的两个热点基因蛋白CD44V6和p53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原发胃癌及癌旁良性病变的CD44V6及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胃癌出现CD44V6的阳性表达38.5%(30/78),癌旁良性病变中未检测到其表达;侵及浆膜或具有淋巴结转移及远距离转移者,V6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浆膜受侵或无淋巴结转移及远距离转移者.肠型胃癌的V6表达率明显高于弥......
作者:赵爱莲;李吉友 刊期: 2000- 01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雌激素受体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ER和p53蛋白表达与ESCC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ESCC中ER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7例ESCC中,ER阳性者19例,其表达率为40.4%(19/47);生存期大于5年组与生存期小于5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蛋白表达者29例,表达率为61.7%(29/47);其阳性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病人生存期长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ER阳性ESCC的......
作者:曹巍;常扶保;陈旭峰;王慧珍;郑宗秀;原志庆 刊期: 2000- 01
-
肝癌癌旁组织DNA倍体检测的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癌旁组织DNA倍体变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旁组织的DNA倍体和S期细胞比率(SPF)进行了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肝癌患者癌旁组织DNA异倍体检出率为59.5%.肝癌癌旁组织为DNA二倍体者的5年生存率和术后生存期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为异倍体的患者(分别为82.4%、65.8月±21.7月和32.0%、32.1月±23.6月,P均<0.01).二倍体癌旁组织患者的......
作者:周振英;朱月清;吴晓柳;张军妮;张仁希 刊期: 2000- 01
-
癌性胸腹水MTT法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
目的采用MTT比色法测定39例癌性胸水及27例癌性腹水对10种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方法用常规方法收集胸腹水,并用肝素抗凝(10u/m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去除渗出液中血细胞,制成肿瘤单细胞悬液,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观察到肺癌患者的实体瘤组织与胸水之间肿瘤细胞相对抑制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到胸腹水中大量血细胞对药敏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预先除去.结论根据药敏结果进行胸腹腔给药治疗,效果较好,8......
作者:刘红河;黄晓群 刊期: 2000- 01
-
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组织与头发微量元素的分布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组织与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X射线能谱仪扫描电镜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观测食管癌高发区229例不同年龄正常人食管组织与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结果①食管组织中锌、硒、钼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铜、钙、镍及铜锌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高;②头发中钙的变化与食管组织内变化趋势相反,硒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监测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动态变化时,应将食管组织、血清及头发检测......
作者:高新平;朱命炜;赵卫星;付华民;任金平 刊期: 2000- 01
-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细胞计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技术方法.结果①在200μM浓度范围内,NDGA对SHG-44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使细胞增殖受阻于G1→S期,且这种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②在NDGA处理96小时内,NDGA对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处理后24小时明显;③NDGA处理后,SHG-44细胞c......
作者:郭德玉;陈意生;卞修武;辛榕 刊期: 2000- 01
-
肝癌膜相关抗原Hab18g为CD147分子的鉴定
目的从蛋白水平验证肝癌膜相关抗原Hab18g为CD147分子,并探讨单抗Hab18和抗CD147mAb识别抗原表位的异同.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化ABC法,斑点杂交及FCM加成试验.结果抗CD147mAb与Hab18两者识别抗原的阳性反应结果一致,先后加用两种单抗所测的平均荧光强度值高于单独用任一种单抗所测的值.结论Hab18g应称为CD147分子,Hab18和抗CD147两株单抗识别抗原不......
作者:郭晓楠;陈志南 刊期: 2000- 01
-
化疗对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决定化疗对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作用.方法1986-1995年,我院收治86例原发性卵巢癌行盆腔淋巴结清扫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分为两组:前5年44例单纯手术组,后5年42例化疗加手术组.结果Ⅲ期,单纯手术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56.25%(9/16),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31.25%(5/16).化疗加手术组各为56.6%(17/30)与30%(9/30),两组统计学上无......
作者:楼洪坤;羊正炎;倪型浩 刊期: 2000- 01
-
经皮穿刺纵隔部位肿块活检的临床价值——附61例报告
目的对前纵隔肿块,临床为明确诊断及治疗需要取得细胞学,总结其良恶性病变穿刺的阳性率及符合率.方法依新近的胸片或CT片确定的前纵隔肿块位置进行穿刺.若靠近血管,则应用模拟定位机或CT机引导,均采用普通腰穿针穿刺、取材、送细胞学检.结果穿刺阳性率70.49%,良恶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8.89%,83.72%,有极显著差异(P<0.01).穿刺结果与手术证实良恶性肿瘤的符合率分别为35.29%,68.4......
作者:殷先利;王平辉;易立正 刊期: 2000- 01
动态资讯
- 1 螺旋断层和静态调强放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剂量分布差异
- 2 原癌基因c-erbB-2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
- 3 克服肺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4 钼酸氨对人肝癌和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 5 环氧合酶-2对人SGC-7901胃癌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 6 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研究
- 7 乳腺癌干细胞的调控及作用
- 8 肿瘤停滞因子的功能与结构
- 9 宫颈癌患者病毒感染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调查研究
- 10 应用多重标记法探讨经典型Hodgkin淋巴瘤H/RS细胞的细胞属性
- 11 胃癌组织中促凋亡因子PDCD5的表达及意义
- 12 PIN1反义核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 13 超声内镜在食管癌TN分期中的应用
- 14 直肠间质瘤的手术方式及预后分析(附15例报告)
- 15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 16 以下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胃癌肠道转移1例
- 17 两种不同给药方式下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 18 Bmi-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SKM-1细胞系中的表达
- 19 缺氧条件下骨肉瘤MG-63细胞中TG2通过线粒体途径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
-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