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一本由卫生部主管的高级医学学术刊物,以报道肿瘤临床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新动态、新进展为主。读者对象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出版部门: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5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41/R
邮发代号: 38-7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0-8578
- 国内刊号:42-12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24例女阴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女阴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临床、病理学资料,全部病例进行随访,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S-P法.结果24例中发生于外阴13例,阴道7例,宫颈4例.17例获得随访,1年内死亡6例,2年4例,3~4年3例,4例存活5年以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nm23阳性14例中淋巴结转移者仅2例阳性,9例者淋巴结转移者中6例p53蛋白染色阳性.结论女阴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
作者:孙军;漆楚波;赵美毅 刊期: 2002- 05
-
脑肿瘤放疗后脑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意义.方法37例放射性脑损伤患者采用脱水药、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立体定向或和开颅手术等治疗.结果60%的病人症状改善,20%部分改善,20%无效.结论对脑组织放射性损伤进行再治疗及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将会使放射性脑损伤减少到小程度,越早期治疗越好且有望症状改善或部分恢复,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治疗.此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防止放射性脑损伤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锐;孙立;康静波;聂青;田增民;李士月 刊期: 2002- 05
-
乳腺癌中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状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切片中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状况,统计分析VEGF表达与PCNA、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关系,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VEGF阳性表达33/58,组织学分级Ⅰ级与Ⅱ级、Ⅲ级之间VEGF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37,VEGF表达阳性组PCNA......
作者:曹荣华;袁宏银;杨国梁 刊期: 2002- 05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监测宫颈鳞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监测宫颈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对116例宫颈鳞癌治疗前后进行SCC测定.结果SCC在宫颈鳞癌中的敏感性为73.28%,特异性为95.10%.SCC阳性率在宫颈鳞癌大细胞角化型及非角化型中较高,在小细胞型中较低.并且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在根治性治疗后SCC阳性者均转阴性.结论SCC是宫颈鳞癌较好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在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治疗效......
作者:李建华;杨宇星;董春雷 刊期: 2002- 05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36例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0余年收治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并查阅有关文献.结果随访1月~10年不等,未见因本病死亡者.结论对腹部包块伴雌激素刺激症状的妇女,应该注意此类肿瘤的可能,要警惕不典型及异位的肿瘤.抑制素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敏感性很强的标记物,但目前由于诊断试剂盒等方面的原因,临床应用尚有困难.......
作者:韩炜珍;刘元姣 刊期: 2002- 05
-
前列腺偶发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与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腺癌的关系及鉴别诊断.方法术后标本中,发现前列腺偶发癌(IDPC)32例.其中用开放手术标本诊断率为2%(8/409),用经尿道电切方法诊断率为7.2%(24/311),病理诊断均为腺癌.结果手术方法与IDPC的诊断密切相关,IDPC的发病率伴随BPH逐年同步增加.结论IDPC与BPH同源,是BPH腺体的局部恶变,部分临床癌是IDPC恶化的结果.......
作者:付红霞;魏志勋;张毅 刊期: 2002- 05
-
经颞浅动脉灌注PDD-Fudr/5Fu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目的观察经颞浅动脉灌注PDD+Fudr/5-Fu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方法从1996年1月~2000年12月有89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给予动脉化疗,A组49例予PDD+Fudr方案,B组40例予PDD+5Fu方案,方法与剂量两组相同.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83.7%(41/49),其中CR10.2%,PR73.5%,SD16.3%;B组的总有效率为75.0%(30/40),其中CR2.5%,PR......
作者:朱又华;任庆荣;孙学华 刊期: 2002- 05
-
MAPK信号通路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研究进展
肿瘤侵袭和转移是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转移相关基因的调节涉及复杂的机制及多条信号传导途径,其中胞浆蛋白激酶介导的调节逐渐被认识,常见的蛋白激酶有MAPK、PKC、PKA、CAMK、PI-3等,而MAPK通路是研究多的激酶通路.......
作者:曾亮;曹亚 刊期: 2002- 05
-
克服肺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肺癌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耐药性的产生.当癌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了耐药性,称为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90%以上肿瘤患者的死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耐药影响.因此如何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提高抗癌药疗效,进而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已成为肿瘤治疗,包括肺癌的治疗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克服肺癌......
作者:黄海茵;韩明权 刊期: 2002- 05
-
人为疟疾抗癌前景展望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息胚学说与癌机制的全息胚癌区滞育论创立者提出以动物源全息胚分化促进剂系列药抗癌,其中提及低等动物[1].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发现疟疾与肿瘤发病率之间呈反变消长关系[2],并作了抗癌疗效观察[3].疟疾抗癌实为一种生物疗法.本文对其作简要综述,旨在唤起同仁对该法的认同与重视,早日以该法治疗相关癌症,造福患者.......
作者:莫纲;杨光彩;王明波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EP和CAP方案治疗老年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2 肾细胞癌的分子遗传学改变研究进展
- 3 胃腺癌组织中UCP2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4 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对人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
- 5 非霍奇金淋巴瘤血浆中sCD40L检测及意义
- 6 血清IL-17、IL-35及SIL-2R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7 survivin及bcl-2基因表达在胃癌细胞株MGC803顺铂耐药中的作用
- 8 环氧化酶-2与肿瘤的关系
- 9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食管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 10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死亡与肿瘤治疗进展
- 11 食管癌血清胃泌素的变化及意义
- 12 凝血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的实验
- 13 固本得康对放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变及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 14 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在胃肠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5 克唑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 16 43例纵隔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 17 66例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交界瘤分析
- 18 CIP2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9 介入法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 20 晚期肺癌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化疗对其的影响